发布日期:2024-12-15 浏览次数:1013
【标准与检测】大型洗衣房设备厂家干洗色牢度的测试方法
一、作业目的:测定纺织品干洗后的色牢度。
二、相关工作文件:
1、《水洗牢度机操作方法》
2、 《物理测试程序》
三、作业前准备和确认事项:
1、设备和材料:
1.1、水洗牢度机
1.2、标准的不锈钢杯(500ml,配抗溶剂腐蚀性垫圈)
1.3、不腐蚀性圆钢片(f30.0±2.0mm,厚3.0±0.05mm)
1.4、白色全棉斜纹布片(12.0´12.0cm)
1.5、多种纤维布(N0.1或NO.10或NO.10A)
1.6、聚四氯乙烯,试剂级
1.7、AATCC颜色变化灰卡
1.8、AATCC沾色灰卡
1.9、洗涤剂(PERK-SHEEN 324)
2、试样准备:
2.1、如待测是织物,取3块试样,尺寸大小为10´5CM;长度方向于平行经向或纵向。
2.2、如待测是纱线,可将其织成针织物,同样取3个试样,大小为10´5cm,长度方向平行于纵向。
2.3、将多种纤维布剪成5cm´5cm的方块,然后沿试样5.0cm的边缝上,同试样正面接触。多种纤维沿试样5.0cm边分布,羊毛在右边,多组分纤维条平行于试样的长度方向。
2.4、如果待测的是纱线,还可用另外一种方法制样:即将每个纱样准备成四个120码的纱束,再将这些纱束合拢,使其宽5CM,长10CM,以便测试。每种纱样留一束作为原样,将小白布折合缝在已准备好的纱束的一端,而在另一端缝上多种纤维布。
四、作业流程:
1、操作:
1.1、用纯棉斜纹布片为每个试样准备一个测试袋,袋子内部尺寸为10´10CM,即将两方块布三边缝合,将待测试样和12块钢园片放进袋内,缝合袋口。
1.2、在通风橱内制备四氯乙烯/洗涤溶液,往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0ML四氯乙烯,接着加入10ML的洗涤剂(PERK-SHEEN324),摇匀,补加四氯乙烯至1000ML,然后加入0.6ML蒸馏水,再摇匀,至溶液无浑浊。
1.3、在通风橱中,将缝合的袋子放入500ML的不锈钢杯中,加入200ML上述已备制好的四氯乙烯溶液(温度为30± 2°C)。盖好盖子,放到水洗牢度机上,在30±2°C的条件下,转动30分钟。
1.4、将钢杯放入通风橱中,取出试样袋,拿出试样,用纸或布吸去试纸上余留的溶液,放到通风橱内晾架上晾干。
1.5、在20±1°C,65±2%的环境中放置1小时,然后评级。
2、评级
2.1、颜色变化的评级。
2.2、沾色情况的评级。
3、报告
3.1、报告三个试样变色和沾色的平均值。
五、注意事项:
1、本试验方法仅涉及干洗色牢度,不考虑实际干洗过程中其它因素的影响。
【拓展延伸】干洗色牢度
干洗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标准规定的干洗条件下,包括特定的干洗温度、洗涤液、时间以及摩擦作用等,其颜色的保持程度和抵抗褪色、变色、沾色的能力.
相关标准
我国常用的检测标准有AATCC 132、ISO 105 D01、GB/T 5711等,这些标准对测试的具体条件和方法都做了详细规定.
测试方法
准备尺寸为100×40mm的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粘合在一起,和不锈钢片一起放入100×100毫升棉布袋内,再置于200毫升四氯乙烯内,盖上不锈钢容器,将其放入耐洗试验机中 。启动30分钟后,将试样和贴衬织物挤压或离心脱干,以原样作为参照样,用灰色样卡或仪器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.
评级标准
一般分为1-5级,数字越大,表示色牢度越好。如C&A的标准是,变色色牢度要求4级,沾色色牢度要求3-4级.
影响因素
染料类型:不同类型的染料,其化学结构和性能不同,对干洗溶剂的耐受性也不同,如活性染料含有磺酸基等亲水性基团,未充分洗净时易掉色.
染色工艺:包括染色方法、染色温度、时间、染料浓度等,若工艺不当,会使染料在纤维上的固色率低、结合不牢固,导致干洗色牢度差.
纤维特性:不同纤维的结构和性质各异,对染料的吸附和结合能力不同,进而影响色牢度,一般天然纤维的色牢度相对较差,而合成纤维的色牢度相对较好.
实际意义
干洗色牢度差的纺织品,在干洗过程中易出现褪色、变色、沾色等问题,不仅影响衣物的美观,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和价值。对于一些高档、深色或颜色鲜艳的衣物,以及采用特殊染料或纤维制成的纺织品,良好的干洗色牢度尤为重要.